“十一五”应用数学和“十二五”基础数学两轮省重点学科,是学校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支撑学科,是近十年学校整体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十年时间的学科建设,学科整体实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立项之前的师资队伍和标志性项目成果相当薄弱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改变,立项时的十年总体目标较好完成,多项具体目标超额完成。学科队伍和梯队结构得到较大幅度优化,高水平的教授和博士人数和比例较大幅度提高。省部级及以上的科学研究项目和SCI、一级核心及以上的学术论文的档次提高,数量较大幅度增加。新增科研实验平台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全英文教学留学生专业1个,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解决工程技术中重大问题的科研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能力显著提高。学科方向和学科优势不断凝练,若干研究方向凝练成型并形成特色,部分研究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举办了5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和100多期“和山数学论坛”,学术交流活动繁荣,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
“十二五”期间,按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目标,在学科方向和学科特色、学科队伍、学科平台和学位点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际合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建设等学科内涵建设上,完成了各项具体目标。
(1)学科方向和学科特色建设完成情况。按照立项建设目标,建设好4个学科方向,强特色、上层次、提水平。主要学科方向“调和分析理论与方法”在项目论文等科学研究水平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多篇,学术骨干中教授3名、博士10名,学科影响力在国内和省内都有较大影响。主要学科方向“非线性发展方程与无穷维动力系统”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近10项,发表SCI期刊论文30多篇,学术骨干中教授3名、博士7名。主要学科方向“计算方法与信息技术基础”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0多篇,学术骨干中教授4名、博士11名。主要学科方向“金融数学及统计方法与应用” 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0多篇,学术骨干中教授4名、博士11名。这些学科方向强调省内同类学科领域的差异化发展,在省内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在学科特色建设上,一是基础数学学科成为我校整体学科发展和社会服务的支撑学科。基础数学是学校2013年正式获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得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的支撑学科,是近五年学校整体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支撑。二是基础数学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交叉基础研究方面形成特色和优势。在“调和分析理论与方法”和“非线性发展方程与无穷维动力系统”等2个学科方向的基础研究方面成果丰富、实力较强、特色明显;在“计算方法与信息技术基础”及“金融数学及统计方法与应用”等2个学科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交叉基础研究方面特色明显,在省内同类高校学科发展中处于前列。
(2)学科队伍建设完成情况。按照立项建设目标以学科梯队建设为突破重点,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队伍,在壮大学科队伍的同时提升梯队的整体素质。经过五年的外引和内培,教授数量从8人增加到14人(期间退休和调动3人,目前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学科成员从17人增加到39人(含在读博士5人),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特色鲜明并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科建设梯队。
(3)科研平台建设和条件建设完成情况。一是作为我校4个申硕支撑学科之一,基础数学学科成功协助学校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获得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同时,本学科成功申报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工程仿真计算与统计”。二是完成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发展专项资助的2个数学学科实验室“数学学科科研创新实验室”和“数学学科统计与计算实验室”的建设,加上原有的“金融数学实验室”,已经完成3个学科实验室平台建设。三是建成了校级科学研究平台“应用数学研究所”。四是在完成包括本轮的两轮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成功申报了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建设。五是学科条件和科研支持建设方面,设立了重点学科开放基金,完成了30多项重点学科的子项目研究;为学科成员配备科研设备(手提电脑等);设立学科资料室,目前拥有600多册图书资料。
(4)科学研究完成情况。按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目标,以高水平项目研究和重要横向课题研究为导向,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立项建设5年中新增主持或承担国家级项目2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4项,地方服务横向项目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36项。完成和发表三大检索和国内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94篇,其中SCI和EI-C检索论文154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8部;积极培育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
(5)人才培养完成情况。本学科新立“统计与金融精算”留学生特色项目1项,已招收3届留学生42人。本学科新增加2个中德合作教育交流项目、1个中日合作优秀大学生培养项目。本学科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毕业人数),目前在读研究生6名,其中3名是本学科“工程仿真计算与统计”硕士点独立招生。本学科五年来本科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11年至2015年指导大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达200余项,总体水平处于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其中近5年指导大学生数学建模成绩和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成绩如下
(6)学科地方服务完成情况。以应用基础研究、横向项目研究为主要手段,2011年至今新立项36项横向课题,经费达466.54万元。凭借学科建设的研究平台,拓展学科研究空间和学科建设的视角,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培育研究特色,切入浙江省的现实经济,不断强化为浙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服务意识。
(7)学术交流完成情况。学术交流是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手段。过去5年,先后举办“调和分析与偏微分方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数学物理方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和“第三届近现代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暨浙江近现代数学史国际会议” 等3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会议规模均超过100人,众多院士、长江学者或著名学者参加。承办了“现代分析及应用研讨会”、“浙江省高校数学教学研讨会暨浙江省高校数学系主任会议”、“浙江省数学教育研究会年会”等3次地区性会议。举办“和山数学论坛”和“和山数学沙龙”90多期,5年中共邀请7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作做客“和山数学论坛”,其中不乏有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和山数学论坛”成为我校的品牌学术论坛之一。在5年学科建设期间,我们积极鼓励学术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性和高水平学术会议,每年达到10人次以上;出国访问交流和合作研究10人次。
主要建设成效:学科总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位点建设、条件建设等方面成效。
(1)学科总体水平提升成效。一是标致性成果大幅度增加,包括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数量、SCI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和水平大幅度增加和提高,包括教授和博士数量。三是学科影响力和学科排名较大提高,包括学科在同行中知名度、众多知名教授专家的来访、学术交流活动繁荣,特别是在新一轮的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立项评审中,本学科通过评审立项为新一轮的省一流学科建设,表明学科总体水平提升的显著成效。四是学科平台和学科条件水平得到提升,包括新增加了1个硕士点、3个学科实验室、1个学科研究所。
(2)人才培养成效。本学科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毕业人数),目前在读研究生6名,其中3名是本学科“工程仿真计算与统计”硕士点独立招生。本学科五年来本科学生毕业人数443名,授予学士学位381名,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达200余项,处于省内同类高校前列。目前在校学生499名,其中普通本科生446名、外国来华留学生47名,硕士研究生6名,成教本科、专科生636名。在校学生总数是建设初期的2.7倍。
(3)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本学科建设初期师资队伍总人数30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13人;经过5年建设,学科主要骨干成员达到49人,其中教授14人(期间退休和调动3人,目前11人),博士39人(含在读博士5人),省级人才3人(151第一层次1人、省优秀教师3人),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4)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效。在过去的5年建设中,共承担各类纵向项目64项,横向项目36项;科研总经费1320.56万元,其中纵向项目经费854.02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06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
(5)学位点建设成效。建成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2016年开始招生。由于新增硕士点受国家政策限制和学校学位点门类布局的限制,数学独立硕士点没有申报机会,主要作为支撑,支持学校工科学科的一级学位点的申报。
(6)条件建设成效。
统计期限 | 主管部门投入 (万元) | 学校投入(万元) | 学科实验室数 | 专用实验室面积(M2) | 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万元) | 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台(套)数 | 图书资料册数(万册) |
建设周期内 | 省拨125 省财政专项110 中央财政专项80:合计315 | 配套:100 | 3 | 420 | 510 | 46 | 0.9 (含校图书馆新增数学类图书) |